来自黑龙江省66岁的文先生(化名)是一名聋哑患者,14年里,他的左眼相继出现白内障、晶状体半脱位、角膜内皮失代偿等问题,视力仅有0.02。因病情复杂加之家庭条件困难,文先生求医之路异常坎坷,后来经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李绍伟教授团队悉心救治,在“你是我的眼”公益项目的资助下,成功接受了左眼角膜内皮移植手术,视力显著提高。
(李绍伟教授为患者做检查)
眼睛“裂成两瓣”,14年艰难求医
文先生来自黑龙江省的一个贫困县,他和妻子都是聋哑患者,家里有两个女儿。14年间,文先生左眼相继出现白内障、晶状体半脱位、葡萄膜炎等情况,导致视力不断下降,生活非常艰难,本该是全家顶梁柱的他,却时时需要家人照护。尤其近几年左眼经常疼痛,让他承受着身体与心理上的双重打击。当地医院诊断文先生为“左眼角膜内皮失代偿”,建议实施角膜移植手术。
为寻求进一步诊治,文先生来到了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经检查,文先生左眼角膜上皮散在大泡样改变,水肿混浊,鼻侧及下方周边前房消失,虹膜前粘连,颞下方圆形虹膜缺失,瞳孔不圆,呈现不规则的四边形,看起来就像眼睛“裂成了两瓣”,视力仅有0.02,需尽快实施角膜内皮移植手术。
(患者左眼角膜水肿混浊,瞳孔呈不规则四边形)
李绍伟教授表示,患者左眼情况严峻——内皮细胞几乎查不出来,前房消失了一半,虹膜粘连严重,瞳孔变形,操作空间极其有限。从前又做过玻切和白内障等多次手术,眼内组织已经非常脆弱,是一个‘水眼’的状态。在这种‘前后夹击’条件下实施膜内皮移植手术(DMEK),就像在悬空的细绳上踩高跷,手术难度非常非常大。
手术是该“保守为好”还是“迎难而上”?
一般这种情况,大多数医生会选择做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把病变的角膜整个替换掉,但这种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排斥率高。而角膜后弹力层剥除角膜内皮移植手术(DSEK),因为带着一部分角膜基质,有一定的硬度和厚度,在植入时相对容易,但术后的视力效果较差。
角膜内皮移植(DMEK)是用不带角膜基质的角膜内皮层来做手术,角膜内皮比保鲜膜还要更为纤薄、脆弱,剥离时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稍有不慎就会破损。而将其移植到患者眼中时,角膜内皮的展开与贴附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尤其是文先生这种前粘连、后水眼的状态,操作起来更是难上加难。
(DMEK手术示意图丨图源:李绍伟教授)
角膜内皮移植(DMEK)效果最好,难度也最高。李绍伟教授在临床上完成过一万多例角膜移植手术,对于各种疑难复杂的情况,总能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为患者找到最适合、效果最好的手术方案。这次也是如此,尽管手术难度很大,但李绍伟教授仍选择迎难而上,只为给患者争取更多视力提升的机会。
医者仁心,多方联手为患者点燃希望之光
确认好手术方案后,还有一个大问题横亘在面前。“我家条件不好,父母都是聋哑人,没法工作,这么多年给他们治病已经掏空了家里的积蓄,实在拿不出更多的钱了。我父亲特别害怕自己变得又聋又瞎,经常偷偷抹眼泪,怕给家里添麻烦,我们真是又急又心疼。”文先生的女儿眼里含泪,低哑着嗓音为难道。
李绍伟教授仔细了解过文先生家庭情况后,一边耐心安抚患者和家属的情绪,一边安排工作人员为其申请公益救助。由爱尔眼科医院联合爱眼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的“你是我的眼”角膜移植公益救助项目在审核评定后,很快为文先生提供了相应的救助资金,同时医院也减免了部分费用。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费用得到圆满解决,文先生的手术得以顺利开展,这个好消息让文先生和家人再一次红了眼眶。
手术难如悬空踩高跷,李绍伟教授从容应对
术前,李绍伟教授就已缜密分析了患者的眼部情况,做好了完备的手术预案,但在手术中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
李绍伟教授先是利用粘弹剂小心分离前周边粘连的虹膜,尽量复原变形的瞳孔。过程中发现部分虹膜与角膜内皮粘连得非常紧密,很难分离,这时李绍伟教授心定手稳,动作轻巧又精准,以极大的耐心和高超的技术成功完成分离。
面对角膜内皮植片难以顺利展开和贴附的问题,李绍伟教授应用了其创新的DMEK角膜内皮移植新技术——后段注气法,向玻璃体腔内注入无菌空气,使前房与后眼部之间形成一个气泡载体,解决“水眼”的问题,再使前房内充满无菌空气。最终角膜内皮植片得以充分展开,术中OCT显示角膜内皮植片与植床贴附得很好。
(DMEK手术后段注气示意图丨图源:李绍伟教授)
就这样,李绍伟教授以丰富的手术经验和精湛的技术,成功完成了这台高难度DMEK角膜内皮移植手术。
术后,文先生左眼视力提升至0.1,自觉看东西比之前清楚很多,角膜透明度好,瞳孔经过修补呈圆形居中,看起来和正常人没有差别。
(患者左眼手术前后对比)
“我父亲特别开心,让我们一定要好好感谢李绍伟教授和所有医护,还有为我们提供资助的‘你是我的眼’公益项目。是你们为我们这个家重新点燃了生活的希望。”复查时,在女儿的转述中,文先生紧紧握住李绍伟教授的手,以无声的感谢表达着内心的激动。
李绍伟教授表示,面对复杂疑难的眼病,医生是挡在患者前面的最后一道屏障,用心对待每一位患者,用不懈地努力去做好每一台手术,是医者的本职,也是初心。对于像文先生这样家庭情况困难的患者,需要医院、社会、爱心组织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为他们托举起一个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