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资讯 > 正文

决赛获奖名单公布|第十届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南通成功举办!

2025年11月4-5日,第十届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江苏南通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届大赛由中国航空学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高校新锐、科研骨干、央企中坚、专精特新的创业先锋,航空航天产业链上下游的参赛项目和数百家投资机构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1.png

近日发布的“十五五”规划建议强调“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将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明确“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规划建议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并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完全符合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的定位与使命。文件将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一体推进技术攻关与产业升级,为前沿领域规模化发展提供战略指引。

本届大赛以“聚势十年 群智涌现”为主题,聚焦航空产业痛点、热点、难点问题,旨在推动空天新质生产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大赛创新性地设置了“新材智造”、“民机民航”、“低空经济”与“未来空间”四大赛道,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通过全国431个报名项目的遴选,最终66个顶尖项目入围总决赛,深度融合政策导航、科技创新、资本驱动与市场牵引,加速了中小企业技术突破与产业链融合,为航空航天产业自主可控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核心动能。

2.png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宣布大赛开幕,他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着力打造新兴的支柱产业,加快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的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这是对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明确要求,更是对航空创新创业的时代召唤。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自创办以来,已成为发现项目、集聚人才、加速转化、促进合作和推动中国航空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本次大赛活动与四中全会精神是高度契合的,是积极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的一个具体体现。

3.png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大飞机重大专项专家咨询委主任、国务院两机重大专项专家咨询委主任、大飞机自主工程总设计师张彦仲表示,航空事业是国之重器,关乎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世途漫漫,史韵昭昭。不迷往古,弗滞今朝。俗中求创,时里翔翱。心期高远,志笃云霄。

愿各位青年才俊始终怀揣对蓝天的赤诚,以创新为翼、以坚守为锚,在航空科技的浩瀚星河中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既能在实验室里啃下“卡脖子”技术的硬骨头,也能在产业化路上蹚出新模式的新路子,让每一个奇思妙想都生长为推动中国航空事业向前的力量。

4.png

中国航空学会监事长李春宏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十年间超过数千个项目参与大赛评选,覆盖新材智造、民机民航、低空经济、未来空间等全产业链领域,98%的获奖企业稳健发展,实现了“一个赛事串起一条产业链”的美好愿望。

中国航空学会始终以“引领创新、服务产业”为己任,通过大赛平台汇聚各方力量,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审原则,为项目提供从发现到落地的全链条支持。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创新培训、对接合作等机制,为创新者保驾护航。

5.png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李清堂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国家“十五五”规划蓝图初展,四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航空工业集团作为国家队、主力军,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定不移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国防现代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从实验室的原始创新到生产线的迭代应用,从大国工匠的匠心独运到企业家的风险担当,每一个创新因子的活跃,都是航空强国伟业的基石。我们愿与各方携手,深化产学研用融合,助力大赛成果转化,让更多创新种子在中华热土扎根绽放,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航空力量!聚势十年、群智涌现,空天创客、鹏程万里,南通决赛圆满成功!

6.png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邓志伟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中国航发始终秉持“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的发展原则,高度重视产、学、研融合和产业技术合作生态建设,致力于构建充满活力的创新共同体。我们坚信,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是滋养航空发动机这棵“工业大树”的肥沃土壤。期待通过大赛这个平台,能够发现和对接在特种材料、精密制造、智能传感、绿色能源等领域的优质项目与顶尖团队,全力推动和深化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的协同攻关,共同破解航空发动机的“卡脖子”难题,提升产业链韧性与安全水平。航空发动机事业的腾飞,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也非一企一院所能,它需要集全国之智,聚八方之力。期待更多胸怀航空报国梦想的创新创业者,通过这个平台脱颖而出,与中国航发携手并肩,为打造更强劲的“中国心”而不懈奋斗!

7.png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吴文生开幕式致辞中提到,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历经十载耕耘,已成为汇聚创新思想、激发创造活力、展示前沿成果的重要平台,在我国航空产业生态建设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推动作用。中国商飞期待通过大赛这个平台,与各位优秀的创新者、创业者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我们愿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产业链上下游的伙伴们协同创新,共同探索新技术、新模式的落地应用,携手攻克“卡脖子”难题,一同提升我国航空工业的基础能力与自主可控水平,为打造安全、高效、绿色、智慧的航空运输体系贡献更大力量。

8.png

中国国新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黄耀文在开幕式致辞表示,科技创新是世界百年变局的关键变量。由国务院国资委发起、委托国新设立管理的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首期规模 510 亿元。作为践行国家意志的战略载体,聚焦包括航空航天在内的关乎长远发展和安全的核心产业,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做航空创新事业的长期合伙人和“战略同行者”,以资本的力量激发创新的力量,以战略的定力支持攀登的勇气为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注入强劲的“空天力量”。

9.png

南通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凌屹在欢迎词中表示,南通正迎来航空产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拥有优越的空域资源和坚实的制造业基础,规划中的4F级新机场将成为长三角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规模大、规格高,群英荟萃、大咖云集,真诚期待通过此次大赛,有更多的航空领域专家、创新创业英才走进南通、看好南通、选择南通。我们与大家携手逐梦蓝天、开拓蓝海,共享机遇、共创未来。

10.png

11.png

第十届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开幕式由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暘主持。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原中航二集团总经理张洪飚,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会涛,空军原党委常委、空军装备部原部长袁强,中国航空学会创投委主任、航空工业集团原副总经理顾惠忠,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民航局原总工程师殷时军,南通市委常委、通州区委书记、南通高新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建华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大赛两天共吸引了900余名各界代表参加。

12.png

13.png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商飞首席科学家吴光辉带来《民机与低空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的精彩报告,L15/教10高级教练机总设计师张弘分享《教练机与飞行训练体系的发展及思考》。

14.png

南通市通州区委副书记、南通高新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吴冰冰作专题推介。此次大赛总决赛落地南通,是国家级创新平台与地方发展战略的一次深度融合。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北翼关键节点,南通正依托其“靠江靠海靠上海”的独特区位,将大赛作为加速集聚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支点。通过承办此次盛会,南通旨在构建其在国家大飞机产业版图中的“技术备份基地、供应链韧性节点、场景开放特区”功能矩阵,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服务于国家航空产业的宏伟蓝图,奋力书写区域与国家同频共振的时代新篇。

15.png

签约活动照片

开幕式上,达成一系列战略合作,彰显了大赛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平台效能。南通高新区与14家落地意向企业签约,标志着地方承接国家战略、深度融入国家航空产业链的步伐正在加速;南通高新区与中国航空学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共同打造长三角区域的空天产业创新策源地;同时,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空天科创基金筹备正式启动,将联合国家级科技资源与产业资本力量引导和赋能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搭建创新创业生态。

16.png

第十届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

在全国总决赛的项目竞演环节,来自央企、高校与民营企业的66个优秀项目同台竞技,集中呈现了当前我国空天科技领域创新涌动、动能澎湃的生动图景。由53位权威专家组成的评审阵容,以深厚的专业素养和敏锐的产业视角,对每个项目的技术创新点与关键细节展开精准质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实操性的意见建议。这不仅为参赛团队优化方案、明晰路径提供了宝贵参考,也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高水准、多维度的创新评价实践。决赛全程采用实时电子打分系统,过程透明、结果公正,充分彰显了大赛的公信力与权威性。

项目的高质量和评审的公正性,共同构筑了大赛历经十载而声誉愈隆的坚实根基,契合“聚势十年、群智涌现”的生动写照,深刻体现了航空航天技术作为战略高科技领域对推动人类科技进步的引领作用与标杆高度。

17.png

第十届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历经初审、领域赛、全国总决赛三个阶段,经121位评委严格评审,最终来自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的创"芯"破壁 微纳新章:MEMS智能传感产业自主突围项目、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上海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的航空用难变形金属复杂薄壁构件高速冲击液压成形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西安飞豹科技有限公司的迅鹰380—— —种革命性的高适应性低成本固定翼无人运输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的大运飞机舱室低噪声设计与应用项目、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的云链智能机载电子系统项目、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的面向低空经济的四轴集成操纵系统项目、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的航空发动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声衬降噪技术项目最终获得创新组一等奖。

北京航之鹰科技有限公司的倾转双旋翼微型高动态飞行器项目、润威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航空航天领域新型润滑防护材料国产化开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成都步速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扶摇·自主无人系统智能研发平台项目、上海派拉纶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先进涂层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项目、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的低空经济通用智驾飞控系统项目、浙江金马逊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航空航天金属导管智能制造装备数字化集成系统项目、西安恒翔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的基于自研芯片的微型极高精度微弱电流感知模块项目、宁波众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气雾化金属粉体材料项目、安徽华明航空电子系统有限公司的“真装机、真适航” 高安全等级综合航电系统研发及应用项目最终获得创业组一等奖。

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不仅是技术竞技的舞台,更是构建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深度融合的战略抓手。赛事期间,首届空天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第三届中国空天科技企业家年会暨CAIEC十周年大会、上交所“启航·新质生产力”资本市场赋能航空产业企业合规发展培训班、第二届空天新质生产力成果展、空天界年度投资对接会等系列活动相继举行,深度链接“产、学、研、用、金”各方力量,围绕产业链的“稳链、强链、补链”和“科学家、企业家精神”展开研讨。所有的探索和努力共同指向一个目标:将大赛打造为空天领域“创新基础设施”。这份始于十年之前的战略定力与平台化实践,实现了关键要素的早期聚合与产业动能的长期储备,为“十五五”期间乃至更未来的空天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平台性支撑。

18.png

首届空天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演讲嘉宾

40.png

第三届中国空天科技企业家年会演讲嘉宾

20.png

第二届空天新质生产力成果展

21.png

22.png

23.png

24.png

25.png

第二届空天新质生产力成果展

26.png

空天界年度投资对接会

27.png

28.png

29.png

30.png

31.png

32.png

33.png

34.png

35.png

 

展开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