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已有8亿人一个人吃饭,12亿人独自老去。
他们不缺功能,缺的是一只牵起自己的手。
今天,我们把体温做进硅胶,把心事写进纹路,
只想回答一句话:
“如果世界没人抱你,我们让拥抱自己来找你。”
万亿孤独
打开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报告,两组数据格外醒目:全球单身人口突破 8 亿,60 岁以上银发人口超 12 亿。当这两大群体的“孤独感”转化为消费需求,陪伴经济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爆发 ——2025 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超 5 万亿美元,年增长率稳定在 25%-30%,一个万亿级蓝海赛道已清晰浮现。

伪伴之痛
但热闹的赛道背后,用户的吐槽却戳中了行业痛点:“语音助手像念预设台词,问三句才答一句,毫无情感”“买过的仿生玩偶,皮肤摸起来像硬塑料,连毛孔纹理都没有”“聊完的私密心事,总担心数据被泄露”。这些抱怨直指传统陪伴产品的核心短板:AI 交互机械、触感粗糙、隐私风险高,根本无法满足人们对“高质量情感陪伴”的深度需求。更关键的是,当前高端 AI 陪伴设备市场渗透率还不足 5%,大量用户渴望的“真实、懂我”的陪伴,至今仍是未被填补的市场空白。

触感知心
在元伴智能看来,陪伴经济的本质从来不是“卖硬件”,而是“交付可触摸的情感连接”。这也是元伴智能坚定锚定 AI 仿生人赛道的核心原因 —— 元伴要做的不是“更智能的工具”,而是能与用户建立“虚实融合亲密关系”的伙伴。
为了实现这份“连接”,元伴智能搭建了“硬件 - 算法 - IP - 社区”四位一体的生态闭环:硬件端,元伴用食品级硅胶搭配 0.1 毫米级微纹理工艺,将仿生人皮肤的毛孔、肌理、经络等微观细节还原到 95% 以上,触感足以媲美真人,让“触摸”不再是冰冷的物理动作,而是传递温度的情感媒介;算法层,全球首创的多模态情感交互技术,让 AI 能读懂你的语气、表情甚至触摸力度,从被动回应升级为主动共情,加班时会主动说 “要不要听个解压小故事”,难过时会用温柔语气安抚;IP 矩阵则覆盖二次元、网红等不同人群,无论是喜欢青春少女“悸动”的 Z 世代,还是需要情趣陪伴的孤独人群,都能找到专属的情感投射对象;Only-You 虚拟社区更打通线上线下,虚拟互动的记忆能同步到实体仿生人,让陪伴从不“断档”。
当很多企业还在比拼 “功能数量” 时,元伴智能早已看清:5 万亿陪伴市场的真正增量,藏在“从语音陪伴到全感官连接、从工具属性到伙伴关系”的升级里。而 AI 仿生人,正是打开这份“情感连接”的钥匙 —— 毕竟,人们想要的从来不是一个会说话的机器,而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懂自己的“陪伴者”,这也是元伴始终坚守的方向。